揚州大學文學院肖淑芬教授應邀來我院講學

發布者:呂晶發布時間:2019-04-18浏覽次數:847

415日下午,揚州大學文學院肖淑芬教授來我院講學。肖淑芬教授是原揚州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帶頭人,碩士生導師,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多年來從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文學、諾貝爾文學、女性文學。肖教授以《與經典談心與世界對話 ——外國文學名著閱讀漫議》為題,為我院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發人深思的文學講座,講座由文學研究所所長張紅岩老師主持。

肖教授認為,若想與世界對話,就必須先與經典談心。閱讀經典的文學作品可以為我們打開通往世界文化的窗口,搭建起與世界溝通的橋梁。肖教授主要從多個方面跟我們探讨了解讀文學作品的方法和意義。首先,解讀外國的文學作品必須了解其文化、地域和時代背景,否則無法深入剖析作品的深刻内涵。其次,在深挖文學作品内涵的過程中,要注意多維度解讀,每一部作品的豐富性是因人而異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再次,經典的文學作品之所以稱其為經典,是因為作品中表現出的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肖教授以泰戈爾的短篇《喀布爾人》為例,分析了小說觸及心靈的藝術之美。另外,文學史上的衆多經典作品都體現了作家的創新性。肖教授以《簡愛》為例,這部作品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夏洛蒂·勃朗特在英國乃至西方文學史上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女性形象,所以在作品問世百餘年後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的必讀作品。

最後肖教授談到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心靈的成長,提升我們的思想高度和文化修為,拓寬我們的學術視域,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肖教授以普希金的詩歌《紀念碑》中的名句“我将永遠光榮,即使還隻有一個詩人,活在月光下的世界上”獻給到場的所有師生,讓我們在她慷慨激昂的朗誦中感受到文學的藝術魅力和豐富内涵。(作者:譚方黎、汪桃紅 審稿:曾景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