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達拉斯德州大學顧明棟教授來我院講學

發布者:周玥發布時間:2019-05-27浏覽次數:706

    516日早晨,美國達拉斯德州大學顧明棟教授應我院翻譯研究所邀請在教三502做了題為“論漢學與漢學主義”的學術講座,曾景婷副院長主持,翻譯研究所師生及學院相關青年教師參加了講座。

首先,曾景婷副院長對顧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顧教授的學術成就。顧明棟教授是美國達拉斯德州大學中國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美國《諾頓理論與批評選》特別顧問,負責推選中國第一位文藝理論家進入世界權威的文論選。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比較思想及中西文化比較研究。著有英文專著3部,中文專著一部,中文編譯著多部,發表中英文論文130餘篇,其中A&HCISSCI等國際權威期刊收錄30餘篇,CSSCI收錄50餘篇。

    随後,顧教授的講座從“漢學與漢學主義是什麼關系?”這個問題入手介紹了兩個來龍去脈,即“漢學主義”與個人經曆的來龍去脈以及“漢學主義”作為概念出現的來龍去脈。然後,顧教授通過“漢學主義”引發的關注和“漢學主義”理論引發的争論總結出漢學主義的性質是異化了的漢學,而漢學本質上不是一種殖民話語,漢學主義既是認識論、方法論,又是意識形态,漢學主義不是知識研究,而是知識生産研究。在此基礎上簡要介紹了漢學主義研究的8個方面和兩大分類,又分享了語言研究的漢學主義和文學研究的漢學主義兩個文案。最後,顧教授總結了漢學主義的世界意義。

    講座結束後,顧教授與我院師生進行了親切地交流,指出當今世界中國文化被誤讀與曲解并非僅僅是源于信息不靈、歧視偏見或者政治幹預等顯而易見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基于一種有認識論和方法論基礎的深層邏輯,而這種邏輯業已演化成了一種文化無意識。漢學主義的研究試圖發掘一些靈感與洞見,從而為中國的知識生産提供更為科學、公證、客觀的方法。

                                               (作者:雷飛  審稿:曾景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