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主辦的國際中文教育視域下跨文化交際研究學術研讨會在南京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代表齊聚一堂,共享學術盛宴。我院大學外語三部徐美、姚紅兩位老師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華南理工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安然教授、遼甯師範大學國家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寶貴教授、複旦大學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彭增安教授、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趙文書教授和江蘇大學文學院餘紅豔副教授分别做主旨報告。安然教授從解釋多元文化的内涵出發,分享如何引導國際學生理解中國國情,形成多元文化視域下國際學生“認知、認同、踐行”全過程的國情教育模式。李寶貴教授闡釋了國際中文教育“三大體系”的内涵與價值意蘊,提出以“三大體系”建設推動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彭增安教授指出國際中文教育是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暢通、最親和、最平民化的路徑,針對目前國際中文教材内容上存在的問題,呼籲教材編寫者從學習者和傳播中國文化樹立中國形象的視角來選取更恰當的内容。趙文書教授分析了雙向國際化背景對跨文化交際教學實踐提出的新要求,提出要探索跨文化交際研究的中國視角,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跨文化交際研究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餘紅豔副教授分析了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困境,具體闡釋了經典民間故事應用于國際中文教育教學中的優勢所在以及有效教學策略。主旨報告從宏觀到微觀,高屋建瓴,為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指明了方向。
學術交流環節分三輪、十二小組進行。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學者圍繞國際中文教育的理論研究、教學實踐、課程和資源建設等主題分享經驗,展開頭腦風暴。我院兩位教師積極參與讨論交流,姚紅老師代表我院向與會學者介紹了學院關于國際中文教育課程建設、教學資源、師資隊伍和留學生培養等方面的經驗和成效;同時也通過深入探讨,碰撞思想火花,獲得了很多新的啟發。
兩位老師都表示,此次參會收獲頗多,未來将繼續加強理論學習,提升自身素養;堅持團隊合作,在國際中文教育實踐中探索新方法,争取新的突破。
(作者:姚紅 徐美 審核:曾景婷)